您现在的位置是:动态 >>正文
隐形中的在瓜这块金矿序器分排蛋糕生态谁
动态495人已围观
简介最近和几位老友在咖啡馆闲聊Layer2发展时,有个话题特别有意思:Rollup里那个默默无闻的"排序器"角色,现在居然成了各方争夺的肥差。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区块链经济模型的老兵,我觉得是时候给大家好好掰扯掰扯这其中的门道了。Rollup的经济游戏规则记得去年参加以太坊开发者大会时,碰到基金会的研究科学家Barnabé Monnot,他用一个特别生动的比喻解释Rollup的经济模型:就像是一个三层楼的... ...
最近和几位老友在咖啡馆闲聊Layer2发展时,有个话题特别有意思:Rollup里那个默默无闻的"排序器"角色,现在居然成了各方争夺的肥差。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区块链经济模型的老兵,我觉得是时候给大家好好掰扯掰扯这其中的门道了。
Rollup的经济游戏规则
记得去年参加以太坊开发者大会时,碰到基金会的研究科学家Barnabé Monnot,他用一个特别生动的比喻解释Rollup的经济模型:就像是一个三层楼的餐厅。最顶层(L1)是厨房,中间层(L2)是服务员,底层就是我们这些食客。
具体来说:
• 我们这些"食客"在L2点单(发起交易),还要给小费(支付Gas费)
• "服务员"团队里最关键的岗位是那个负责安排上菜顺序的领班(排序器),他决定哪些订单先处理
• 厨房(L1)最后负责确认所有菜品都按要求做好了
有意思的是,现在各家Rollup服务商都把这个"领班"岗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。你猜怎么着?这里面的利润空间大得惊人。
钱都从哪里来?
根据我的观察,Rollup主要有两大收入来源:
首先是那个最明显的 - 交易手续费差价。就像外汇兑换一样,Rollup运营商从用户那里收的Gas费和他们实际支付给L1的费用之间存在价差。我认识的一个项目方朋友私下透露,高峰期这个差价能达到40%!
其次是代币发行收入。虽然这个模式现在争议很大,但不得不承认,发币确实是很多项目维持运营的重要手段。就像开餐厅发会员卡一样,先圈住一批忠实客户。
技术背后的生意经
说到排序器的工作,我觉得可以用快递公司来打比方。想象一下:
• OP Rollups就像普通快递,先攒够一车货(交易批次)再发车,这样分摊到每个包裹的运费就便宜了
• ZK Rollups则像特快专递,每件货品都有专属的防伪标签(零知识证明),虽然成本高点但更安全
现在的问题是,所有快递公司的调度中心(排序器)都是自家直营的。你说这能不赚钱吗?去年有家知名Rollup服务商就因为调度中心突然罢工,整个网络瘫痪了3小时,把用户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。
去中心化之路任重道远
最近参加的一个闭门会上,几位技术大牛就排序器去中心化争得面红耳赤。支持方认为:
"看看Uniswap去中心化做市做得多成功!Rollup排序凭什么不能?"
反对方则反驳:
"现在用户要的是又快又便宜的交易体验,去中心化排序器就像让100个人一起开车,不撞车才怪!"
V神最近那篇《不同类型的Layer2》文章我也仔细研读了,他预测未来会出现更多细分场景的Rollup方案。就像现在的电商平台,有淘宝也有京东,有拼多多也有得物,各自服务不同需求的用户。
说到最后,作为老韭菜还是要提醒大家:无论技术怎么变,一定要关注项目的"逃生通道"是否畅通。就像坐飞机要先看安全出口一样,这可是保命的关键!最近某知名Rollup的强制提款功能测试时就闹出不少笑话,用户资金被卡住好几天,社区里骂声一片。
(文中提到的Faust解释扩展链接建议使用实际可访问的URL替换)
Tags:
相关文章
比特币的黄金时代再次降临?历史性信号暗示新一轮暴涨
动态作为一名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说比特币最近的表现确实令人眼前一亮。就在上周,当我在分析图表时,那个熟悉的"黄金交叉"形态再次映入眼帘——这个在2016年和2020年都曾准确预示比特币史诗级上涨的技术信号,如今又回来了。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记得2017年那场疯狂的比特币牛市吗?当时价格从1000美元直冲20000美元,让无数人目瞪口呆。而现在,市场分析师Merlijn通过周线图发现,... ...
【动态】
阅读更多比特币逆势上扬:无视监管风暴和利率高压,剑指29000美元
动态最近加密货币市场真是热闹非凡。就在纽约总检察长办公室对Genesis、Gemini和DCG三家公司提起诉讼,指控他们涉嫌诈骗投资者高达10亿美元的第二天,比特币却像个倔强的孩子,对这些负面消息充耳不闻,自顾自地往上涨。监管风暴中的韧性说实话,这个场景让我想起2017年的牛市。当时也是各种监管压力接踵而至,但市场就是不买账。周四中午,比特币价格顽强地站在28600美元上方,盘中甚至一度逼近29000... ...
【动态】
阅读更多站在十字路口的加密货币:一位从业者的冷思考
动态那天深夜读完霍华德·马克斯最新备忘录的那一刻,我的咖啡杯悬在半空,脑海里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:我们是不是都活在自己的信息茧房里?作为一个在加密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这种认知失调的感觉越来越强烈。回音壁里的乐观主义说实话,现在打开加密推特就像走进一个永远不会散场的派对。每个人都举着香槟杯高喊"to the moon",却没人愿意讨论角落里正在漏水的管道。就拿我老朋友Arthur Hayes来说,他... ...
【动态】
阅读更多